欢迎来到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English

博康海洋生物

临床检验

联系方式

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地址:湛江市麻章区瑞云南路188号
邮编:524094
电话:0759-2732298
电话:0759-2732299
邮箱:bokanghy@163.com

应用研究
抗内毒素因子
Date: 2017-07-21 10:22:00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也准备做一些发生在人类的临床模型。目前已在研究一系列抗内毒素分子,包括内毒素拮抗剂,内毒素结合试剂,疫苗及抗生素等。正在研究中的一些内毒素中和试剂还有重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多粘菌素结合剂、脂质A拮抗剂、抗内毒素抗体和中和蛋白。
      (1)抗内毒素药物单克隆抗体
      IgG和IgM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细胞外的中和作用有一定的抗内毒素效果,但它对其死亡率降低作用不明显,并且单克隆抗体费用昂贵,每个疗程(10天)约需3000-4000美元,这使美国每年至少要增加12亿美元的卫生费用。因此,寻找新的抗内毒素药物已成世界医学界的当务之急。
      (2)抗内毒素药物已酮可可碱
已酮可可碱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TNF合成,故对临床内毒素血症病人用已酮可可碱治疗将会有益。

      (3)抗内毒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地塞米松是该类药物的典型代表,磷酸脂酶A2是炎症反应的关键酶,被认为对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着重要作用。内毒素可介导肠道磷酸脂酶A2的合成,而糖皮质激素则能抑制其生成,从而减轻内毒素对胃肠道的损害。

      (4)抗内毒素药物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自60年代初便在中国用以抗休克,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它的血管舒张作用,该药自临床应用以来,认为其抗内毒素性休克效果良好。
      人体抗内毒素功能
      机体能够抵抗肠道细菌感染,提示机体具有破坏内毒素和相应微生物的功能,但对于内毒素在体内主要的解毒部位和机体抵抗内毒素毒性作用的机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多倾向于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个脱毒机制。杀菌性/穿透性增强蛋白(BPI),来自中性粒细胞,通过与血清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竞争性结合脂多糖,抵消内毒素在循环中毒性的作用。抗脂多糖抗体(IgM)结合并灭活那些宿主已接触过的异性脂多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并清除脂多糖。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所出现的反应可迥然不同。引起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生理变动期、健康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等。个体感受性与某种遗传性缺陷也有关。
      肝脏的解毒作用
      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不论来自门脉血或是体循环的内毒素,大部分经肝脏解毒,其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1)枯否氏细胞的作用
      (2)肝细胞摄取内毒素
      (3)胆汁的作用
      血液的解毒作用
      (1)高密度脂蛋白(HDL),据认为高密度脂蛋白是循环中的内毒素的载体,可将内毒素运至清除器官,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的内毒素,多种生物活性均受抑制;
      (2)抗体的中和作用;
      (3)吞噬细胞的作用。
      肺脏的解毒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内毒素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特别是在肝脏中清除及灭活,有实验也表明,正常家兔入肺血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出肺血,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肺具有从循环血中清除内毒素作用。
      中药抗内毒素的作用机理
      (1)内毒素是中医"热毒"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不仅揭示了中医毒邪的本质,有助于阐明中医毒邪在20世纪疾病谱特别是危急重和难治性疾病中的病因学、发病学作用,而且还给这一大类疾病提供了中医药的防治理论和实践措施。
      (2)根据内毒素进入机体及其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可以认为体内内毒素的清除不外乎三种途径:①被机体解毒机制所解毒,主要是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②被药物所解毒灭活;③被机体排出体外。与之相对应的中医治法即为①益气解毒;②清热解毒;③通腑泻毒。
      益气解毒法的本质是应用益气扶正方药提高机体以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活性为主的对内毒素的解毒机制,从而清除血流中的内毒素;清热解毒法的实质是应用清热方药直接使体内的内毒素解毒灭活,并对抗内毒素所致机体发热等多种"热象";而通腑泻毒法的实质则是应用能荡涤肠腑的攻下之品以消除肠道内毒素池中的内毒素含量,并通过改善肠道血运以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
      (3)通腑泻毒法对内毒素的影响
      通腑泻毒法是通过泄大便以清除里热毒邪的治法,适用于多种急腹症和急性感染性疾病。其机制为①促进肠道运动而改善肠道血运,或保护肠壁细胞因缺血缺氧而致的损伤,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以防止内毒素的吸收;②其强烈泻下肠腔中的内容物(其中包括肠道细菌及其内毒素)迅速排出体外,降低了肠道内毒素池中的内毒素的量,从而减少了其被吸收入血液的量。
      (4)中医阴阳与内毒素性疾病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基本理论,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之间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生理状态下阴阳处于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当病邪侵袭人体破坏了阴阳平衡状态时即导致阴阳失调发生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盛)则热"是则于火热之邪侵犯机体,导致体内阳气偏盛,产生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理变化,如温病。这正是与内毒素性疾病机理相符。
      (5)中药抗内毒素机理
      许多实验表明,中药和方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抗ET作用,由于ET在体内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显然这些方药是通过多种机制而产生抗ET效果的。
      发热、血细胞改变、休克、DIC、致死性以及引起鲎血变形细胞溶解物凝胶化等都是内毒素的毒性表现,中药在这方面所表现的抗内毒素效果在很多情况下似在于药物对内毒素所引发的机体损伤性反映的抑制、对抗和调控。
      内毒素在体内主要通过单核巨噬细胞、变形核白细胞的吞饮和解毒,以及血浆的解毒机制等而清除。内毒素攻击靶系统、靶细胞所诱生的某些毒性产物,如致DIC之前凝血物质,凝血性纤溶产物等也需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廓清,因此,增强吞噬活性从而加速内毒素及其诱生毒性产物的清除和解毒是获得抗内毒素效果的另一重要途径。
      抗内毒素中药
      (1)抗内毒素中药六神丸:有降低大鼠内毒素致死作用,调节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后的体温变化,抵消内毒素升高的cAMP含量,稳定溶酶体膜以及减轻大鼠内毒素性心脏损害;
      (2)抗内毒素中药热毒清:该药是由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组成。有文献报道其抗急性感染性疾病效果良好,该药有抗内毒素作用,保护动物溶酶体和线粒体。对线粒体H+-ATP合成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3)抗内毒素中药蟾山合液:该药是由蟾酥和山莨菪碱组成,能抑制DIC、减少纤维连结素消耗和改善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膜功能。
      (4)抗内毒素中药十种中药制剂:300%竹叶柴胡、300%黄芩、200%龙胆泻肝汤、300%金银花、300%丹参、300%蒲公英、300%连翘、300%枳实、200%清胆汤、300%龙胆草。这十种中药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内毒素作用。
 

上一篇:关于非典型肺炎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的讨论
下一篇:解毒口服液抗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展开